【先帝不以臣卑鄙是什么意思】一、
“先帝不以臣卑鄙”这句话出自《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向刘禅陈述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时所写。这句话的意思是:“先帝(刘备)并没有因为我的出身低微、地位卑贱而轻视我。”
这句话体现了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也表达了他对蜀汉朝廷的忠心。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士人阶层对“出身”和“品德”的重视。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谦逊与感恩的态度。
二、详细解释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出师表》——诸葛亮 |
原文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词义解析 | - 先帝:指已故的皇帝,即刘备。 - 不以:不是因为。 - 臣:诸葛亮自称。 - 卑鄙:指身份低微、地位低下。 |
意思 | 刘备并没有因为我的出身低微而看不起我,反而亲自三次到我的茅庐中请我出山。 |
背景 | 诸葛亮早年隐居南阳,未被重用。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这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知遇之恩。 |
情感表达 | 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愿意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决心。 |
文化意义 | 体现了古代“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也展现了君臣之间的信任关系。 |
三、总结
“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仅是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谢,更是诸葛亮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回顾。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历史背景,是了解三国文化与士人精神的重要切入点。通过这句话,我们不仅看到了诸葛亮的谦逊与忠诚,也感受到古代社会对人才的尊重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