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鲁花赤是什么意思】“达鲁花赤”是一个源自蒙古语的历史术语,常出现在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它在汉语中通常被翻译为“镇守官”或“监官”,是元朝在地方上设置的一种重要官职。以下是对“达鲁花赤”这一概念的详细总结与表格说明。
一、
“达鲁花赤”是元朝时期设立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监督和管理地方事务,尤其是对汉人地区的控制。该职位由蒙古人担任,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通常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其职责包括监督地方行政、征收赋税、维护治安等。由于其权力较大,也容易引发地方矛盾,因此在后期逐渐被其他制度所取代。
此外,“达鲁花赤”一词在现代也被用于一些文化作品或历史研究中,作为了解元朝政治结构的重要参考。
二、表格说明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达鲁花赤 |
拉丁转写 | Daruqachi / Darughachi |
蒙古语含义 | “镇守者”或“监官” |
使用时期 | 元朝(1271–1368) |
设置目的 | 监督地方行政、维护中央权威、控制汉人地区 |
人员构成 | 一般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非汉人 |
职责范围 | 管理地方政务、征税、治安、军事部署等 |
地位与权力 | 权力较大,但受中央节制,有时与地方官员产生冲突 |
后期变化 | 随着元朝衰落,逐渐被其他制度替代,如行省制 |
现代意义 | 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术语,用于分析元朝政治结构与民族关系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达鲁花赤”不仅是元朝政治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角色,也是研究中国历史上民族政策和地方治理的重要切入点。理解这一术语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元朝时期的统治方式与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