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利兮骓不逝怎么读】一、
“时不利兮骓不逝”出自西汉著名军事家项羽的《垓下歌》。这句话表达了项羽在四面楚歌、兵败被围的困境中,对命运和自身处境的感慨。其中,“时不利兮”意为“时运不济”,“骓不逝”则是指“乌骓马不再奔驰”。整句诗充满了悲壮与无奈的情感。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发音和含义,本文将从拼音、字义、出处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二、内容解析
1. 拼音注音
字 | 拼音 | 声调 |
时 | shí | 第二声 |
不 | bù | 第四声 |
利 | lì | 第四声 |
兮 | xī | 第一声 |
骓 | zhuī | 第一声 |
不 | bù | 第四声 |
逝 | shì | 第四声 |
> 注:其中“兮”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或“呀”,常用于诗歌中增强情感表达。
2. 字义解释
字 | 含义说明 |
时 | 时机、时运 |
不 | 表示否定 |
利 | 顺利、有利 |
兮 | 古代文言助词,表感叹 |
骉 | 乌骓马,项羽的坐骑 |
逝 | 跑、奔跑 |
3. 出处与背景
- 出处:《垓下歌》——项羽
- 背景:此诗创作于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大军包围,四面楚歌,最终兵败自刎。这首诗是他临终前的绝唱,表达了他对失败的不甘和对命运的感慨。
4. 诗句翻译
“时不利兮骓不逝”可以翻译为:
> “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也不再奔驰。”
这句诗不仅表达了项羽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对爱马的深情。
三、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出处 | 《垓下歌》——项羽 |
拼音 | shí bù lì xī zhuī bù shì |
字义 | 时(时机)、不(否定)、利(顺利)、兮(语气词)、骓(乌骓马)、逝(奔跑) |
翻译 | 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也不再奔驰 |
情感 | 悲壮、无奈、哀伤 |
背景 | 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最终自刎 |
四、结语
“时不利兮骓不逝”不仅是项羽对自身命运的感叹,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诗句之一。通过对其拼音、字义、出处及情感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对于学习古文、了解历史人物的人来说,这是一句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