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史(宋濂传》全篇)】《明史·宋濂传》是《明史》中关于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宋濂的传记部分,收录于《明史》卷一二八。该传主要记载了宋濂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明初政治中的角色。以下是对《明史·宋濂传》的总结与梳理,以文字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学者、文人,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早年隐居龙门山,研习经史,学识渊博,文章清雅,深受时人推崇。
明朝建立后,宋濂被征召入朝,参与编修《元史》,并担任太子宾客等职,深得朱元璋信任。他不仅在学术上贡献卓著,还参与国家典章制度的制定,对明初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宋濂晚年因牵涉胡惟庸案,被贬至四川,最终病逝于途中。他的去世成为明初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仕途的艰难与风险。
二、《明史·宋濂传》主要内容一览表
项目 | 内容概要 |
姓名 |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 |
生卒年 | 1310—1381 |
籍贯 | 浙江金华 |
身份 | 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 |
主要成就 | 参与编修《元史》,主持太学,为太子讲学,文风清雅,影响深远 |
仕途经历 | 元末隐居,明初入朝,任翰林学士、太子宾客等职 |
政治关系 | 深得朱元璋信任,但后期因胡惟庸案受牵连 |
结局 | 被贬四川,途中病逝 |
历史评价 | “开国文臣之首”,文学与政治双重成就 |
三、结语
《明史·宋濂传》不仅记录了一位杰出文人的生平,也反映了明初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宋濂的一生,既有文人风骨,也有仕途沉浮,是研究明代初期社会、文化与政治的重要资料。其作品与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