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冬无夏的成语故事】“无冬无夏”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非常勤勉、坚持不懈,无论季节如何变化,都始终如一地努力。这个成语常用于赞扬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中持之以恒的精神。
该成语最早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虽未直接出现“无冬无夏”,但后世文人根据其精神内涵,引申出“无冬无夏”的说法,用以形容人们一年四季都不停歇地劳作或奋斗。
在古代,农民们为了生计,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从冬天准备到夏天耕种,年复一年,不辞辛劳。这种精神被后人提炼为“无冬无夏”,成为一种赞美勤劳和坚持的表达方式。
成语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无冬无夏 |
出处 | 源自《诗经·豳风·七月》,后世引申使用 |
含义 | 形容人做事勤勉、坚持不懈,不因季节变化而停止努力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表扬他人或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持之以恒的努力 |
近义词 | 勤勤恳恳、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
反义词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
例句 | 他几十年如一日,无冬无夏地坚守在岗位上,深受同事尊敬。 |
通过了解“无冬无夏”的出处与含义,我们更能体会到古人对勤劳与坚持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像古人一样,不畏寒暑,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