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诗词中,“今夕是何夕”这一句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首句“戍鼓断人行”,描绘了战乱时期边境上戒备森严的情景,行人被禁止通行,透露出紧张的气氛。次句“边秋一雁声”,通过孤雁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凄凉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正是题目中的那句“今夕是何夕”的出处。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虽然眼前所见的月亮与故乡并无二致,但在诗人心中,故乡的月亮却显得更加明亮,更充满温情。这种主观情感的投射,使得诗句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感染力。
后四句则转向对亲人的思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写出了战乱给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兄弟们各自流离失所,生死未卜,让诗人倍感无助和悲伤。最后两句“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再次强调了战乱的影响,即使想要传递消息也难以实现,更何况战火尚未停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深刻反映了战乱年代人们生活的艰难以及对和平与团圆的渴望。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生活,铭记历史,期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