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篇,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归途中的心境与所见所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全文翻译:
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自来去。
译文如下:
在山寺里敲响的钟声宣告了白日的结束,渔梁渡口的人们正为争渡而喧哗。人们沿着沙岸走向江边的村庄,而我却独自乘着小船返回鹿门山。
鹿门山在月光的照耀下,烟雾缭绕的树林渐渐显现出来。忽然间,我来到了庞德公隐居的地方。这里岩壁上的门户和松林中的小径长久以来显得寂静冷清,只有那隐逸之士独自来去。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孟浩然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在繁华喧嚣中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清净之地,体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也许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可能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时所产生的矛盾情绪。
总之,《夜归鹿门歌》是一首充满诗意且富含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自然、崇尚简朴生活的古代文人形象。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汉语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关于如何面对生活挑战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