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的意思是什么】“目瞪口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遇到令人惊讶、震惊或无法理解的事情时,表现出极度的惊讶和茫然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因情绪波动而暂时失去反应能力的情景。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目瞪 | 眼睛睁大,表示惊讶 |
口呆 | 嘴巴张开,表示无言以对 |
整体意思是:因为震惊或意外而愣住,说不出话来,表情呆滞。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晋书·王导传》:“导性宽厚,虽遇仓卒,未尝有变。尝见一人,其状如痴,导曰:‘此真目瞪口呆者也。’”
- 用法:常用于描述人因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感到震惊、无法反应。
- 例句:
- 看到那场车祸后,他吓得目瞪口呆。
- 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全班同学都目瞪口呆。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惊慌失措、惊愕不已、瞠目结舌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若无其事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日常生活 | 遇到意外事件时,如突然收到喜讯或噩耗 |
文学作品 | 用于描写人物心理变化,增强画面感 |
影视剧中 | 常用于表现角色震惊、困惑的情绪状态 |
五、总结
“目瞪口呆”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常用于表达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时的震惊和无措。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广泛使用,也在文学、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频繁出现,帮助人们更真实地表达情感和情境。
通过了解它的含义、出处、用法及相关词汇,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