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蝉的意思古诗蝉原文翻译】《古诗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以“蝉”为题材,借蝉的高洁品格表达诗人自身的志向与情感。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历来被广泛传诵。
一、
《古诗蝉》通过描写蝉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特点,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感慨。诗中不仅展现了蝉的清高形象,也暗含了诗人自身不被理解、孤独无依的心境。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本来因为栖身高枝难以饱食,空自悲鸣,徒劳地发出哀怨之声。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五更时分,蝉声稀疏几乎断绝,而那棵树却依旧碧绿,毫无情意。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 官职卑微,像漂泊的木梗一样四处飘荡;故乡的田地早已荒芜。 |
烦君此夕照,余响入霜清。 | 烦请你在今夜的光辉下映照我,余下的鸣声在寒霜中更加清冷。 |
三、诗歌赏析
《古诗蝉》虽然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厚。诗人借蝉自喻,表达自己虽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的苦闷,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高难饱”象征着高洁之人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一树碧无情”则暗示外界对自身处境的冷漠。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李商隐咏物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结语
《古诗蝉》不仅是对蝉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孤独而不屈的灵魂,在风雨中依然坚持自我、追求高洁的精神风貌。读罢此诗,令人回味无穷,深感其思想之深刻与情感之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