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并行不悖的基本解释

2025-09-22 13:35:47

问题描述:

并行不悖的基本解释!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13:35:47

并行不悖的基本解释】“并行不悖”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两种或多种事物、观念、做法等在同时进行或共存时,并不会互相冲突或抵触。它强调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存与相互补充。

该成语出自《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万物共同生长而互不伤害,道理并列存在而不互相违背。后人以此引申为各种观点、方法或行为可以同时存在且互不干扰。

一、基本解释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并行不悖
拼音 bìng xíng bù bèi
出处 《礼记·中庸》
含义 不同的事物可以同时存在,彼此不冲突
用法 多用于描述思想、方法、政策等的兼容性
近义词 相辅相成、互不干扰、各得其所
反义词 矛盾对立、互相冲突、势不两立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学术研究:不同的理论体系可以在同一领域内并行不悖,丰富研究视角。

2. 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可以并行不悖,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

3. 社会政策:多元文化可以在同一社会中并行不悖,促进社会和谐。

4. 个人发展:学习与工作可以并行不悖,提升整体效率。

三、注意事项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确保所描述的对象确实不存在冲突。

- 避免滥用,防止将明显矛盾的事物强行说成“并行不悖”,造成逻辑错误。

- 在正式写作中,建议结合具体例子,增强表达的准确性与说服力。

总之,“并行不悖”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包容与协调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