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绰有余意思和来源是什么】一、
“绰绰有余”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能力、资源或时间等方面非常充足,远远超过所需。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足够”的含义,还带有一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意味。
该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其结构为联合式,由“绰绰”和“有余”两个部分组成,整体意义明确,用法灵活。
以下是对“绰绰有余”这一成语的详细解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绰绰有余 |
拼音 | chuò chuò yǒu yú |
近义词 | 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富富有余、得心应手 |
反义词 | 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力所不及、穷于应付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两个词语组合成一个整体)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其子曰‘无伤也,其子之言,绰绰有余’。” |
原意 | 形容说话或做事从容不迫,显得很轻松,有足够的余地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能力、资源、时间等方面非常充足,远超所需 |
使用场景 | 日常交流、写作、演讲等场合,强调“多余、充足、从容” |
例句 | 他工作能力强,处理问题总是绰绰有余。 |
三、使用建议
在使用“绰绰有余”时,要注意语境的搭配,避免与“不足”、“不够”等词混用。它更适合用于正面评价或描述一种从容的状态,不宜用于负面或批评性语境中。
此外,虽然该成语较为常见,但在正式写作中仍需注意使用频率,避免过度堆砌,影响语言的多样性和自然度。
四、结语
“绰绰有余”作为汉语中的经典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理解其含义、出处及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表达的灵活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