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及翻译

2025-09-16 01:32:21

问题描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及翻译,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01:32:2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及翻译】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写于他与好友陈亮(字同甫)之间。此词通过描绘战场上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

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描写战前准备与战斗场景,下片则转写现实中的落寞与感慨。整首词情感激昂,语言雄浑,是辛弃疾“壮词”风格的典型代表。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酒意微醺时挑亮灯盏,仔细端详手中的宝剑;梦中又回到了军营,号角声接连不断。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将军分给部下烤肉,五十弦乐演奏着边塞的战歌。
沙场秋点兵。 秋天的战场上,将军正在检阅士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骏马像的卢一样飞驰,弓箭如雷霆般震耳欲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完成君王统一天下的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名与身后的美名。
可怜白发生! 可叹的是,头发已经白了!

三、作品赏析简要

- 主题思想:本词抒发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壮志,以及现实中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愤。

- 艺术特色:

- 意象雄浑,气势磅礴;

- 用典自然,情感真挚;

- 对比强烈,由梦境到现实,情感跌宕起伏。

- 历史背景: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因主战派受压制,始终未能实现抱负,这首词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四、结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不仅是辛弃疾词风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它既是一首豪迈的战歌,也是一曲深沉的哀歌,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理想、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