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沙洲冷苏轼】“寂寞沙洲冷”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名句,原文为:“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清高与不屈的精神。
一、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寂静的夜晚,以及一位独自徘徊的“幽人”,展现了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心境。他借“孤鸿”的形象,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高洁品格和坚定意志的情感。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苏轼词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卜算子 |
作者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创作背景 | 被贬黄州期间(1082年) |
主题 | 孤独、清高、坚贞不屈 |
核心意象 | 寂寞沙洲、孤鸿、缺月、疏桐 |
情感基调 | 沉郁、孤寂、超然 |
艺术特色 | 简洁凝练、意境深远、象征手法 |
代表句子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三、个人理解与延伸
“寂寞沙洲冷”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独立人格和精神追求,这种态度值得后人敬佩。他在词中所表现出的“不愿随波逐流”的选择,正是他性格中最闪光的部分。
此外,这首词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在政治失意时的一种普遍心态——以自然之景寄托情怀,用诗词表达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它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精神的体现。
四、结语
“寂寞沙洲冷”是苏轼词作中的经典之作,既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也展现了他面对人生挫折时的坚韧与豁达。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