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的是什么意思】“呕心沥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为了某件事情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甚至到了身心疲惫、竭尽全力的地步。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常用于赞扬他人在工作、学习或事业上的执着与奉献精神。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呕心沥血 |
拼音 | ǒu xīn lì xuè |
出处 | 《新唐书·李商隐传》:“其为文,以精思苦志著称,尝自谓:‘呕心沥血,方得一篇’。” |
含义 | 形容费尽心思、精力,付出极大努力去做事。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近义词 | 精益求精、废寝忘食、鞠躬尽瘁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敷衍了事、草率从事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中 | 他为了完成这个项目,连续加班一个月,真是呕心沥血。 |
学习中 | 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每天都要备课到深夜,可谓呕心沥血。 |
创作中 | 这部小说的作者花费了数年时间进行调研和写作,简直是呕心沥血。 |
三、注意事项
- 情感色彩:该成语多用于正面评价,强调努力与奉献,不宜用于贬义场合。
- 适用对象:一般用于描述个人或团队的辛勤付出,而非单纯指体力劳动。
- 搭配使用:常与“努力”“付出”“奋斗”等词语连用,增强表达效果。
四、总结
“呕心沥血”是一个充满敬意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一个人在做事时的用心与坚持,也体现了对目标的执着追求。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赞美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