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鲜廉寡耻什么意思】“鲜廉寡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羞耻心和道德底线,行为卑劣、不知廉耻。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于批评那些不顾道德规范、肆意妄为的人。
一、词语解析
- 鲜(xiǎn):少的意思。
- 廉(lián):廉洁、有操守。
- 寡(guǎ):少、稀少。
- 耻(chǐ):羞耻、耻辱。
合起来,“鲜廉寡耻”就是“很少有廉洁之心,也缺乏羞耻感”,形容人道德低下、不知廉耻。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人无廉耻,不修礼义。”虽未直接出现“鲜廉寡耻”,但类似表达早已有之。
- 现代用法: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对某些人的行为进行道德批判。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无耻之徒、不知羞耻、败德乱行 |
反义词 | 品德高尚、知廉耻、洁身自好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某人道德败坏 | 他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真是鲜廉寡耻。 |
描述社会不良现象 | 当前社会中仍有鲜廉寡耻之人,令人痛心。 |
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 小说中刻画了一个鲜廉寡耻的贪官形象。 |
五、总结
“鲜廉寡耻”是一个带有强烈道德批判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廉耻心、行为不端的人。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过度贬低他人,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做一个有廉耻、有操守的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全称 | 鲜廉寡耻 |
拼音 | xiān lián guǎ chǐ |
含义 | 缺乏廉耻心,行为卑劣 |
出处 | 《后汉书》等古籍中相关表达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谴责 |
近义词 | 无耻之徒、不知羞耻 |
反义词 | 品德高尚、知廉耻 |
使用场景 | 批评道德败坏、社会不良现象、文学描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