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词语解释】在地方文献中,“县志”是记录某一县历史、地理、风俗、人物、经济、文化等内容的重要资料。而“县志词语解释”则是对县志中出现的特定词汇进行释义和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县志内容。本文将对常见的县志相关词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含义。
一、
县志作为地方志的一种,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历史性,因此其中包含了许多专有名词和特定表达方式。这些词语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行政制度、社会结构、语言习惯密切相关。为了便于阅读和研究,对这些词语进行解释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在县志中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及其解释:
- 乡约:古代地方自治组织,用于规范村民行为,维护地方秩序。
- 里甲:明代基层行政单位,用于征税和管理户籍。
- 保甲:清代基层行政制度,以保为单位进行户口管理和治安维护。
- 社学:古代民间教育机构,主要教授儒家经典。
- 祠堂:供奉祖先牌位的场所,具有宗族文化和祭祀功能。
- 圩田:在低洼地区通过筑堤围垦形成的农田。
- 墟市:乡村定期集市,用于商品交易和信息交流。
- 土司: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统治者,受中央政府册封。
- 贡生:明清时期通过考试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士人。
- 举人:科举考试中通过乡试的考生,具备做官资格。
这些词语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行政制度和社会结构,也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二、县志词语解释表
词语 | 含义 | 所属时期 | 备注 |
乡约 | 古代地方自治组织,用于规范村民行为 | 明清 | 强调道德教化 |
里甲 | 明代基层行政单位,用于征税和户籍管理 | 明代 | 与赋税制度相关 |
保甲 | 清代基层行政制度,以保为单位管理户口 | 清代 | 用于治安和税收 |
社学 | 民间教育机构,教授儒家经典 | 古代 | 促进文化传播 |
祠堂 | 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 | 古代至近代 | 具有家族凝聚力 |
圩田 | 低洼地区围垦形成的农田 | 古代 | 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 |
墟市 | 乡村定期集市,用于商品交易 | 古代 | 促进经济交流 |
土司 | 少数民族地区的世袭统治者 | 明清 | 受中央政府管辖 |
贡生 | 科举考试中通过考试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士人 | 明清 | 有一定社会地位 |
举人 | 乡试及第者,具备做官资格 | 明清 | 科举制度中的重要阶层 |
通过以上词语的解释,可以看出县志不仅是历史资料的记录,更是了解古代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地方治理的重要窗口。对于研究地方史、民俗文化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