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情况汇报】近期,受持续高温与降水偏少影响,我国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现象。为全面掌握当前旱情发展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25年4月,全国已有13个省份出现中度以上干旱,其中6个省份为重度干旱区域。主要受灾地区集中在南方及西北部分地区,涉及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二、各地旱灾情况汇总(截至2025年4月)
省份 | 干旱等级 | 受灾面积(万亩) | 农作物受影响面积(万亩) | 人畜饮水困难人数(万人) | 主要影响行业 |
江苏 | 中度 | 120 | 85 | 12 | 农业、渔业 |
安徽 | 中度 | 95 | 70 | 8 | 农业 |
河南 | 中度 | 150 | 110 | 15 | 农业、畜牧业 |
山东 | 轻度 | 60 | 40 | 5 | 农业 |
四川 | 中度 | 130 | 90 | 10 | 农业、林业 |
云南 | 重度 | 200 | 150 | 25 | 农业、水利 |
贵州 | 中度 | 110 | 75 | 12 | 农业 |
陕西 | 轻度 | 70 | 50 | 6 | 农业 |
甘肃 | 重度 | 180 | 130 | 20 | 农业、畜牧业 |
新疆 | 中度 | 300 | 220 | 30 | 农业、畜牧业 |
西藏 | 轻度 | 50 | 35 | 3 | 农业 |
广西 | 中度 | 100 | 70 | 9 | 农业 |
海南 | 轻度 | 40 | 25 | 4 | 农业 |
三、应对措施
1. 加强监测预警:各级气象部门持续发布干旱预警信息,确保信息及时传达至基层。
2. 应急调水调度:针对严重缺水地区,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保障基本生活用水。
3. 农业抗旱指导: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灌溉和种植耐旱作物。
4. 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向群众普及节水知识,增强公众抗旱意识。
5. 灾后恢复准备:提前制定灾后恢复计划,确保旱情缓解后能迅速开展复产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 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水资源调配力度,优先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2.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节水型农业;
3. 建立健全旱灾应急响应机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4.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受灾地区基础设施修复和重建。
结语:
当前旱情仍在持续,各地需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共同应对旱灾带来的挑战,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农业生产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