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翻译】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途中,途经蓝关时,写给其侄孙韩湘的诗作。全诗情感沉郁,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不满、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亲人的牵挂。
诗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两句最为人熟知,形象地描绘了韩愈因直言进谏而遭贬的突变。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被贬官到蓝关,写给侄孙韩湘看的诗 |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 一封奏章早晨上奏皇帝,傍晚就被贬到潮阳,路途遥远八千里 |
|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我想为圣明的朝廷除去弊端,怎会因为年老体衰而顾惜性命 |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有深意,希望你能在我死后,把我的尸骨收葬在瘴气弥漫的江边 |
三、作者简介(简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提倡古文运动,强调文章应“文以明道”,主张恢复儒家正统思想。他的诗文风格刚健有力,情感真挚,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作品背景简述:
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当时韩愈因反对皇帝迎奉佛骨,上《论佛骨表》,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途中经过蓝关(今陕西蓝田),写下此诗寄给其侄孙韩湘。诗中既有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体现了韩愈忠君爱国、不畏权贵的精神。
五、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全诗情感深沉,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愤与无奈。
- 语言凝练:用词精准,句式工整,富有节奏感。
- 主题深刻:不仅表达了个人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与士人的精神风貌。
如需进一步了解韩愈的其他作品或唐代诗歌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