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旧个税比较】2018年是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重要改革年,新个税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个税制度从“以家庭为单位”的分类征收转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模式。此次改革在起征点、税率结构、专项附加扣除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对广大纳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新旧个税政策之间的差异,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呈现。
一、主要变化概述
1. 起征点调整: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5000元。
2. 税率结构调整:取消了原有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表,改为7级超额累进税率。
3. 费用扣除方式变化:从固定扣除转变为按月扣除,同时引入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4. 申报方式优化:实现自行申报与代扣代缴结合,提升税收管理效率。
5. 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纳入扣除范围:增强个税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二、新旧个税对比表
| 项目 | 旧个税(2018年前) | 新个税(2018年起) |
| 起征点 | 每月3500元 | 每月5000元 |
| 税率表 | 9级超额累进税率(3%~45%) | 7级超额累进税率(3%~45%) |
| 扣除项目 | 固定扣除(如三险一金等) | 按月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 |
| 计算方式 | 分类计税 | 综合计税(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合并计算) |
| 申报方式 | 主要依赖单位代扣代缴 | 个人可自行申报,单位代扣代缴并辅助申报 |
| 税负变化 | 部分中低收入者税负减轻 | 多数工薪阶层税负下降,高收入者税负增加 |
| 政策目的 | 增加财政收入 | 优化税收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
三、实际影响分析
- 对普通工薪族:多数人税负明显降低,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得益于起征点提高和专项附加扣除的引入。
- 对高收入人群:由于税率上限未变,且综合计税方式使得部分高收入者税负上升。
- 对家庭负担重的人群:如多子女家庭、有老人赡养的家庭,可通过专项附加扣除有效减轻税负。
- 对税务管理:新个税法推动了税收征管体系的现代化,提升了纳税人的参与度和透明度。
四、总结
2018年的个税改革是近年来中国税收制度中最重要的一次调整。它不仅提高了起征点、优化了税率结构,还首次引入了专项附加扣除,使个税更加贴近民生、体现公平。对于纳税人而言,理解新旧个税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规划个人收入与纳税义务,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在推进税收法治化、公平化方面的努力。
通过本次改革,中国个税制度逐步向国际接轨,为未来进一步完善税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