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德国世界杯分组情况】2006年德国世界杯是第19届国际足联世界杯,于2006年6月9日至7月17日在德国举行。这是继1974年后,德国第二次举办世界杯赛事。本届赛事共有32支球队参赛,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4支球队,进行小组赛阶段的较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支参赛队伍的分布情况,以下是对2006年德国世界杯分组情况的总结,并附上详细分组表格。
一、小组赛分组概述
本次世界杯的分组由国际足联在2005年进行抽签决定,采用了“种子队”和“非种子队”的方式,确保强队之间不会过早相遇。每组前两名以及四个成绩最好的第三名球队将晋级淘汰赛阶段。
以下是各组的参赛队伍及他们的背景信息:
- A组:德国(东道主)、哥斯达黎加、波兰、厄瓜多尔
- B组:阿根廷、荷兰、塞黑、科特迪瓦
- C组:意大利、美国、捷克、加纳
- D组:法国、瑞士、韩国、多哥
- E组:巴西、克罗地亚、日本、澳大利亚
- F组:西班牙、乌克兰、沙特阿拉伯、突尼斯
- G组:英格兰、瑞典、巴拉圭、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H组:葡萄牙、伊朗、墨西哥、安哥拉
从整体来看,A组和E组被认为是“死亡之组”,其中A组有东道主德国,而E组则包括了巴西、克罗地亚等强队。
二、2006德国世界杯分组表
| 小组 | 参赛队伍 |
| A组 | 德国、哥斯达黎加、波兰、厄瓜多尔 |
| B组 | 阿根廷、荷兰、塞黑、科特迪瓦 |
| C组 | 意大利、美国、捷克、加纳 |
| D组 | 法国、瑞士、韩国、多哥 |
| E组 | 巴西、克罗地亚、日本、澳大利亚 |
| F组 | 西班牙、乌克兰、沙特阿拉伯、突尼斯 |
| G组 | 英格兰、瑞典、巴拉圭、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 H组 | 葡萄牙、伊朗、墨西哥、安哥拉 |
三、小结
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分组安排相对合理,既保证了比赛的激烈程度,也避免了某些强队提前相遇的情况。最终,意大利在决赛中击败法国夺冠,成为本届赛事的最大赢家。而德国作为东道主,在八强赛中被法国淘汰,未能更进一步。
通过此次分组,球迷们见证了多场精彩的比赛,也看到了不同国家足球风格的碰撞与融合。这一届世界杯不仅为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后来的世界杯赛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