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所写的一篇自传体散文,文章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理想人格与生活态度。本文将对《五柳先生传》的原文进行整理,并附上白话翻译,便于读者理解。
一、原文总结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以“五柳先生”自称的自传性短文,文中通过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热爱自然、不拘小节的隐士形象。全文共两段,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功名的不屑。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白话翻译 |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他家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用“五柳”作为自己的号。 |
|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他性格安静寡言,不羡慕荣华富贵。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深奥的理解;每当读到有心得时,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
|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他特别喜欢喝酒,但家里贫穷,常常喝不到。亲戚朋友知道他的情况,有时会准备酒来请他;他一来就喝光,一定要喝醉才罢休。 |
|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 喝醉后就离开,从不依依不舍地留下。 |
|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他一边喝酒一边写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志趣。他是无怀氏时代的百姓吗?还是葛天氏时代的百姓呢? |
三、内容分析
《五柳先生传》虽篇幅短小,却生动地展现了陶渊明的理想人格。他不慕荣利、安于清贫、热爱自然、不拘小节,体现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文章中“不求甚解”、“欣然忘食”等语句,表达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满足感;而“衔觞赋诗”则表现了他的文人风骨与高雅情趣。
陶渊明借“五柳先生”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这种“隐逸”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
《五柳先生传》不仅是陶渊明个人的精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或许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