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币的原名】津巴布韦币是津巴布韦共和国的官方货币,其历史与该国的政治经济变迁密切相关。在历史上,津巴布韦曾使用过多种货币名称和形式,特别是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货币面值经历了多次调整。了解津巴布韦币的原名及其演变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国的经济历史。
津巴布韦币的原名及演变
时期 | 货币名称 | 使用时间 | 备注 |
1980年 - 2006年 | 津巴布韦元(Zimbabwean Dollar, ZWD) | 1980年-2006年 | 由英国殖民时期使用的罗得西亚元演变而来,初期稳定 |
2006年 - 2009年 | 津巴布韦元(Zimbabwean Dollar, ZWD) | 2006年-2009年 | 由于恶性通货膨胀,货币价值急剧下降,出现超高面值纸币 |
2009年 - 2015年 | 多种外币并行流通 | 2009年-2015年 | 政府宣布放弃本国货币,改用美元、南非兰特等外币 |
2015年 - 至今 | 津巴布韦元(Zimbabwean Dollar, ZWL) | 2015年至今 | 重新发行,但面值较小,与外币挂钩 |
总结
津巴布韦币的原名是“津巴布韦元”(Zimbabwean Dollar),其英文缩写为ZWD。然而,在2009年之前,该货币因严重的通货膨胀而被废止,随后国家进入了一段使用外币的时期。直到2015年,津巴布韦才重新发行新的本国货币,称为“津巴布韦元”(ZWL)。尽管名称相同,但新货币与旧货币在面值和功能上已大不相同。
通过回顾津巴布韦币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如何在经济动荡中调整其货币体系,以应对现实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