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血浆名词解释生理学

2025-10-05 20:55:59

问题描述:

血浆名词解释生理学,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5 20:55:59

血浆名词解释生理学】在生理学中,“血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血液的液态部分,承担着运输、调节和维持体内环境稳定等关键功能。以下是对“血浆”这一术语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血浆的基本定义

血浆是指从血液中去除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后所剩余的淡黄色液体部分。它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主要由水、无机盐、蛋白质、代谢产物及各种生物分子组成。

二、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

成分 含量(%) 功能
约90% 作为溶剂,运输物质
蛋白质 约7% 维持胶体渗透压、免疫防御、凝血等
电解质(Na⁺、K⁺、Ca²⁺等) 约1% 维持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功能
营养物质(葡萄糖、脂类、氨基酸) 少量 提供能量与合成原料
废物(尿素、肌酐) 少量 通过肾脏排出
激素、酶、抗体等 少量 调节生理活动

三、血浆的功能总结

1. 运输功能:将氧气、营养物质、激素、酶等运送到全身各组织。

2. 维持内环境稳定:通过缓冲系统调节pH值,维持体温、渗透压等。

3. 免疫功能:含有抗体和补体,参与免疫反应。

4. 凝血与止血:含有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促进血液凝固。

5. 营养与代谢: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

四、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虽然“血浆”和“血清”常被混淆,但它们有本质区别:

- 血浆:包含纤维蛋白原,是未凝固的血液液体部分。

- 血清:是血浆在凝固后分离出的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五、临床意义

在临床诊断中,血浆的成分变化可以反映多种疾病状态。例如:

- 低蛋白血症:可能提示肝病或营养不良。

- 高血糖:可能提示糖尿病。

- 电解质紊乱:如钠、钾异常,可影响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

六、总结

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涵盖运输、调节、免疫和代谢等多个方面。理解血浆的组成与作用,有助于深入掌握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病理变化。

关键词:血浆、生理学、成分、功能、运输、内环境、临床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