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大桥什么时候建成的】虎门大桥是中国广东省境内的一座重要跨海桥梁,连接东莞市和广州市南沙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了解其建成时间对于研究中国桥梁建设历史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虎门大桥什么时候建成的”这一问题的详细总结:
一、
虎门大桥于1997年6月正式建成通车,历时约4年多的时间完成建设。该桥是当时中国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也是国内首座采用悬索结构的跨海大桥,标志着中国在大型桥梁建设领域的技术突破。
虎门大桥的建设背景源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压力,为缓解广州至深圳之间的交通拥堵,国家决定修建这座连接两地的重要通道。经过多年的规划与施工,最终于199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桥梁名称 | 虎门大桥 |
建设开始时间 | 1993年12月 |
建成通车时间 | 1997年6月28日 |
总长度 | 约5.5公里(含引桥) |
结构类型 | 悬索桥 |
所属地区 | 广东省东莞市与广州市南沙区之间 |
建设意义 | 中国第一座大跨径悬索桥,推动珠三角交通一体化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虎门大桥不仅是交通设施的象征,更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里程碑之一。它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也为后续大型桥梁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