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棣字简单介绍】“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名字中的一个字。这个字在汉字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本文将从字义、读音、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字义解析
“棣”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其本义与植物有关。在《说文解字》中,“棣”指一种木本植物,即“棣棠”,也称“唐棣”,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花色洁白或淡红,常用于园林绿化。因此,“棣”字本身带有自然、优雅的意象。
在人名中,“棣”多用于表示兄弟之间的关系。例如,“棣弟”指的是弟弟,有“兄弟和睦”之意。因此,在古代命名中,“棣”字常被用作名字的一部分,寓意家族和谐、亲缘深厚。
二、读音与写法
- 拼音:dì(第四声)
- 笔画:12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部首:木(左)
- 五笔编码:SYMH(根据86版五笔输入法)
三、朱棣简介
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在位期间为1402年至1424年。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因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改元“永乐”,开创了“永乐盛世”。
他的名字“棣”字,不仅体现了当时命名的文化习惯,也反映了他对家族关系的重视。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字形 | 棟(木字旁 + 丶) |
拼音 | dì |
笔画 | 12画 |
部首 | 木 |
本义 | 一种木本植物,即“棣棠” |
用法 | 常用于人名,象征兄弟情谊 |
朱棣 | 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 |
文化意义 | 体现家族和谐、传统命名习惯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棣”字虽然不常见,但在古代姓名中具有一定意义,尤其在朱棣这一历史人物身上,更增添了文化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