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望湖楼醉书的翻译】《6月27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创作的一组诗,描写的是他在杭州西湖边望湖楼饮酒观景时的所见所感。这组诗共四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第一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翻译与总结。
一、诗歌原文(第一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诗歌翻译:
译文:
乌云像打翻的墨汁一样滚滚而来,还未遮住远山;
白色的雨点像跳跃的珍珠,纷纷跳进船中。
忽然一阵大风吹过地面,把乌云吹散了;
望湖楼下的湖水,此时平静如天。
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以及雨后湖面的宁静景象。通过“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等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幻莫测。而“卷地风来忽吹散”则突出了风雨的猛烈与迅速。最后,“望湖楼下水如天”则是对雨后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
四、表格对比
中文原句 | 英文翻译 | 释义说明 |
黑云翻墨未遮山 | Black clouds like ink, not yet covering the mountain | 描写乌云翻滚,尚未完全遮住远山 |
白雨跳珠乱入船 | White rain like pearls, jumping into the boat | 形容雨点如珍珠般跳动,洒入船中 |
卷地风来忽吹散 | A gust of wind sweeps from the ground, suddenly dispersing them | 突然的大风吹散乌云 |
望湖楼下水如天 | The water beneath the Wanghu Pavilion is as vast as the sky | 雨后湖水清澈平静,仿佛与天空相连 |
五、作者简介(简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文风格豪放洒脱,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正是其诗风的典型代表之一。
六、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常在西湖一带游览。他借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看到苏轼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