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八斗之才典故

2025-09-09 06:31:50

问题描述:

八斗之才典故,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9 06:31:50

八斗之才典故】“八斗之才”是一个常用来形容人极有才华的成语,源自古代文人之间的典故。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关于曹植的故事,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才能。

一、典故来源总结

“八斗之才”最早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曹植(字子建)才华横溢,被誉为“才高八斗”。当时有人称赞他:“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意思是天下人的才学加起来只有一石(古代容量单位),而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剩下的一斗才轮到其他人。这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也充分说明了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后来,“八斗之才”便成为形容人极具才华的常用成语,常用于赞美文人或艺术家的杰出能力。

二、八斗之才典故一览表

项目 内容
典故名称 八斗之才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
主角 曹植(字子建)
背景 三国时期,魏国文人
成语含义 形容人极有才华
原文出处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使用场合 赞美文人、艺术家的才华
后世影响 成为文学中常用的赞美词

三、结语

“八斗之才”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才华的高度肯定。它源于历史,流传至今,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文才的推崇与敬仰。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用“八斗之才”来形容那些在艺术、文学、科学等领域表现出非凡才能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