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中庸全文逐句解释

2025-10-25 06:46:14

问题描述:

中庸全文逐句解释,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06:46:14

中庸全文逐句解释】《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后被宋代儒者独立出来,成为“四书”之一。其作者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内容主要阐述“中庸之道”,即在行为与思想上保持适度、不偏不倚的平衡状态,强调“致中和”的理想境界。

以下是对《中庸》全文的逐句解释,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参考。

一、原文总览(部分节选)

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3.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4.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5.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6.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7.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二、逐句解释(总结+表格)

原文 解释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上天赋予人的本性称为“性”,遵循本性行事称为“道”,修养这种道称为“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是时刻不能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真正的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因此,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要敬畏。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没有比隐蔽处更明显,没有比细微处更显著,所以君子要特别注意独处时的行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情绪尚未表现出来时,叫做“中”;情绪表达出来但合乎节度,叫做“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是天下最重要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达到中和的状态,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得以生长繁衍。

三、总结

《中庸》的核心思想在于倡导“中和之道”,即在一切行为与情感中保持适度、平衡,避免极端。它不仅是一种哲学理念,也是一种实践智慧,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通过逐句解释可以看出,《中庸》的语言简洁而深刻,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与人生智慧。它不仅是古代士人修身养性的指南,对现代人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注: 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中庸》原文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思想内涵。

以上就是【中庸全文逐句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