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古诗意思】《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中秋夜晚的清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秋节期间广为传诵的经典之作。
一、诗歌原文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诗歌意思总结
本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寂静与清冷,营造出一种孤寂、思念的氛围。诗人站在庭院中,看到月光洒满地面,树上的乌鸦早已归巢,空气中弥漫着寒露的气息,似乎连桂花都被浸湿了。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在仰望明月,但谁能知道这浓浓的秋思会落在谁的心头呢?全诗借景抒情,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三、内容结构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十五夜望月 |
作者 | 王建(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中秋节夜晚,诗人因思乡而写下此诗 |
诗句内容 | 1. 中庭地白树栖鸦 2. 冷露无声湿桂花 3. 今夜月明人尽望 4. 不知秋思落谁家 |
意象分析 | - “地白”:月光洒满庭院,显得格外明亮 - “树栖鸦”:夜晚的宁静与寂静 - “冷露”:天气转凉,暗示时间已深 - “湿桂花”:月夜中的清香与寒意 - “人尽望”:人们都在赏月 - “秋思”:对家乡的思念 |
主题思想 |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中秋佳节时的孤独感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景交融,含蓄委婉 |
四、结语
《十五夜望月》虽只有四句,却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中秋之夜的静谧与深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思念。这首诗不仅是对中秋月夜的写照,更是对人间情感的真实写照。
以上就是【十五夜望月古诗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