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

2025-10-15 07:50:32

问题描述:

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5 07:50:32

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一、

《商鞅立木》是《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的一个重要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家商鞅为了推行变法,通过“徙木立信”的方式树立威信,赢得百姓信任的过程。这个故事体现了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注重诚信与执行力,也展示了他以身作则、言出必行的治国理念。

通过此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改革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更需要民众的信任与配合。而这种信任,往往来自于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和坚定的执行力。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商君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商鞅制定好法令后,尚未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于是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国都南门,招募百姓中能将其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百姓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商鞅又说:“能搬动的人赏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有一个人搬了过去,商鞅立刻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自己不会欺骗百姓。
民于是信其令。 百姓因此相信了商鞅的法令。
于是太子犯法。 后来太子触犯了法令。
商君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商鞅说:“法令无法执行,是因为上层的人首先违犯。”
其后法遂行。 从此法令得以顺利推行。

三、结语

“商鞅立木”这一典故不仅是古代法治精神的体现,更是对现代治理中“诚信为本”的深刻启示。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改革,必须建立在人民的信任之上;而信任的建立,离不开言行一致的实践。商鞅以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诚意,也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以上就是【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