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如隔三秋上一句

2025-10-02 13:24:05

问题描述:

如隔三秋上一句,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13:24:05

如隔三秋上一句】“如隔三秋”是一个常用于表达思念之情的成语,意指时间虽短,却仿佛过了很久。它常用来形容对亲人、爱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隔三秋”其实是有上一句的,这句话出自古代诗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总结

“如隔三秋”出自《诗经·王风·采葛》,原句为:

>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强烈的思念之情,用“三月”、“三秋”、“三岁”来强调时间的漫长和情感的浓烈。

其中,“如三秋”是“如隔三秋”的出处,因此“如隔三秋”的上一句应为:

>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二、原文与解释对比表

原文句子 出处 解释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表达对所爱之人的一日不见,如同度过三个季节,体现强烈思念之情。
“如隔三秋” 后世演变 由“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演变而来,常用于形容时间虽短,却感觉久远的情感状态。

三、延伸理解

在古代文学中,时间的长短往往不是以实际时间计算,而是以情感的深浅来衡量。《诗经》中的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人对情感细腻的刻画和对自然现象的巧妙运用。

“三秋”在古文中通常指三个季节,即秋季,象征着时光流逝、岁月变迁。而“如隔三秋”则进一步将这种时间感具象化,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那种因思念而产生的心理距离。

四、结语

“如隔三秋”虽然常见于现代口语和文学作品中,但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的古老诗句。了解它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深度与美感。

如果你也曾在某个瞬间感到“如隔三秋”,那或许正是内心深处那份未曾说出口的思念。

以上就是【如隔三秋上一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