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是什么意思】“摧枯拉朽”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强大的力量能够轻易地摧毁一切脆弱或不堪一击的事物。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常被用来描述某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力量或变革。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摧 | 破坏、摧毁 |
枯 | 干枯的草木 |
拉 | 拉倒、推倒 |
朽 | 腐烂的树木 |
整体意思是:像摧折干枯的草木、拉倒腐烂的树木一样,形容力量强大,轻而易举地击败敌人或克服困难。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耿弇传》:“今兵威已振,其势如破竹,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上策。”虽未直接出现“摧枯拉朽”,但类似意境在古代文献中多有体现。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军事、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巨大冲击力和破坏力。例如:“改革浪潮如摧枯拉朽,迅速改变了整个社会结构。” |
语法 | 常作谓语、定语使用,也可作状语。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雷霆万钧、一蹴而就 |
反义词 | 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
四、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例句 |
军事领域 | 敌军如摧枯拉朽般被我军击败,毫无还手之力。 |
社会变革 | 科技发展如摧枯拉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
个人成长 | 他凭借坚定的意志,如摧枯拉朽般克服了所有困难。 |
五、总结
“摧枯拉朽”是一个形象生动、力量感极强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不可阻挡的破坏力或强大的推动力。它不仅适用于军事、政治等宏观层面,也可以用于个人奋斗、社会进步等微观场景。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原创内容,避免AI生成痕迹,适合用于学习、写作或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