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欲滴是什么意思】“垂涎欲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看到美食时非常馋,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广泛用于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
一、
“垂涎欲滴”原意是指因为看到美食而极度渴望,以至于口水都快要流出来。现在多用来形容人对某种事物(尤其是食物)极为向往或渴望,甚至到了难以自控的地步。这个成语不仅在口语中使用频繁,在写作中也常用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垂涎欲滴 |
拼音 | chuí xián yù dī |
含义 | 形容非常馋,看到美食时口水都要流出来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曹植传》:“其子曰:‘今有好酒,君可饮之。’太祖曰:‘吾不饮酒,但见此物,垂涎欲滴。’”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对食物的强烈渴望,也可引申为对其他事物的极度向往 |
近义词 | 食指大动、垂涎三尺、馋嘴巴巴 |
反义词 | 泰然处之、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
例句 | 看到那盘红烧肉,他垂涎欲滴,恨不得立刻吃下去。 |
三、使用场景
- 日常对话:如朋友聚餐时,有人看到美食说:“这菜真香,我垂涎欲滴。”
- 文学作品:描写人物对食物的渴望时,可用此成语增强表现力。
- 广告文案:常用于食品类广告,吸引消费者注意。
四、小结
“垂涎欲滴”虽源于古代文献,但因其形象生动、表达精准,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它不仅是对味觉欲望的描绘,也可以引申为对美好事物的强烈向往。掌握这个成语,有助于更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