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和箕的组词】“簸”和“箕”是两个常见的汉字,虽然它们在字形上并不相似,但都与古代农具或生活用具有关。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常用于一些固定搭配中,形成特定的词语。以下是关于“簸”和“箕”的常见组词总结。
一、簸的组词
“簸”是一个多音字,读音为 bǒ 或 bò,主要表示“颠动”、“摇动”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动作或状态。以下是“簸”的常见组词:
组词 | 含义 | 说明 |
簸箕 | 一种用竹、木或金属制成的工具,用来扬谷物或筛东西 | “簸”在此处读作 bò |
簸动 | 颠动、摇动 | 多用于描述物体的晃动 |
簸弄 | 摇动、摆动 |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表达 |
簸弃 | 抛弃、丢弃 | 带有贬义色彩 |
簸荡 | 摇晃、动荡 | 多用于形容环境或情绪 |
二、箕的组词
“箕”通常读作 jī,原意是“簸箕”,后引申为“星宿名”或“形状像箕的物体”。以下是“箕”的常见组词:
组词 | 含义 | 说明 |
簸箕 | 一种用竹、木或金属制成的工具,用来扬谷物或筛东西 | “箕”在此处读作 jī |
箕子 | 古代人名,商朝末年的人物 | 也指朝鲜半岛的传说人物 |
箕宿 | 星宿名,属二十八宿之一 | 用于天文术语 |
箕踞 | 一种坐姿,两腿伸开如箕 | 多用于古文或文学描写 |
箕尾 | 星宿名,也指尾巴 | 多用于文学或天文语境 |
三、总结
“簸”和“箕”虽然在字形上不同,但常常出现在同一组词中,如“簸箕”。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工具的命名习惯。“簸”多用于动作或状态,“箕”则多用于具体器物或抽象概念。在现代汉语中,这些词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语境下仍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途。
通过了解这些组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演变和语言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