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的碧组词】“碧玉妆成一树高”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姿态,其中“碧玉”一词尤为引人注目。
在古诗词中,“碧”字常用于形容颜色鲜亮、清澈的绿色,象征着自然之美与生机。“玉”则代表温润、纯净的玉石,寓意高贵、典雅。因此,“碧玉”组合在一起,往往用来形容一种清新脱俗、晶莹剔透的美感。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碧”字在古诗词中的常见组词及含义,以下是对“碧”字相关词语的总结:
组词 | 含义 | 出处/示例 |
碧玉 | 青绿色的玉石,也指青翠的柳枝 |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
碧空 | 蓝色的天空,形容晴朗的天气 |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碧波 | 青绿色的水波,多用于描写湖水或江水 |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碧绿 | 青绿色,形容植物或景色 | 《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碧血 | 比喻为正义事业牺牲的鲜血 |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碧霄 | 青天,高空 |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通过这些组词可以看出,“碧”字在古诗词中不仅用于描述颜色,还常常承载着情感与意境,如“碧空”象征希望,“碧波”表现自然之美,“碧血”则寄托忠诚与悲壮之情。
在《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用“碧玉”来形容柳树的嫩绿枝条,仿佛是用精美的玉石装饰而成,形象而富有诗意。这种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碧”字在古诗词中有着丰富的意蕴和广泛的使用,结合不同的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与意境。通过对“碧”字相关组词的分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语言魅力,也能更深入地体会古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