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点水成语解释】“蜻蜓点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原意是指蜻蜓在水面轻触而过,只在水面上留下一点痕迹。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做事或处理问题时态度不认真、浮于表面,没有深入下去。
成语来源
“蜻蜓点水”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曲江》诗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诗描绘了蜻蜓在水面轻轻点过的画面,后来被引申为比喻做事不深入、敷衍了事。
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蜻蜓点水 |
拼音 |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
出处 | 唐·杜甫《曲江》诗 |
字面意思 | 蜻蜓在水面上轻轻点一下 |
引申意义 | 比喻做事浮于表面,不深入 |
感情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合 | 描述工作、学习、态度等不够认真 |
使用示例
- 他对待这份工作总是蜻蜓点水,从不深入研究。
- 这篇文章写得蜻蜓点水,缺乏深度和见解。
- 老师批评了他上课时蜻蜓点水的学习态度。
成语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
反义词 | 深入细致、刨根问底、精益求精 |
总结
“蜻蜓点水”虽然字面形象生动,但在实际使用中多用于批评他人做事不认真、不深入。它提醒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避免流于表面,要注重实质和深度。只有真正投入,才能取得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