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之才的主人公】“七步之才”是一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才思敏捷、文采出众。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诗人曹植。
一、
“七步之才”的主人公是曹植。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操之子曹丕即位后,为了试探弟弟曹植是否有真才实学,命其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将处以重刑。曹植应声而作:“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借豆与萁的关系,暗指兄弟相残,表达了对哥哥曹丕的劝谏与哀怨,最终感动了曹操,保住了性命。
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曹植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曹植作为一代文豪,虽未能登上皇位,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流传千古,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七步之才 |
出处 | 《世说新语·文学》 |
主人公 | 曹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
故事背景 | 曹丕为试探曹植才学,命其在七步内作诗,否则处死 |
诗句内容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诗句含义 | 借豆与萁比喻兄弟相残,表达对兄长的劝谏与哀怨 |
结果 | 曹植完成诗句,曹操感动,免其死罪 |
文学地位 | 曹植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文学成就极高 |
历史评价 | 才情出众,命运多舛,虽未登帝位,却留下大量传世佳作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七步之才”的来源,也看到了一位才子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坚持。曹植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