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半遮面这句话是什么】“琵琶半遮面”这句话,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原意是形容一位琵琶女在众人的催促下才缓缓走出,脸上还带着一丝羞涩,用琵琶遮住了半边脸。后世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含蓄婉约,或指人在面对他人时略带羞涩、神秘的神态。
一、
“琵琶半遮面”最初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描绘的是琵琶女出场时的情景,她因害羞而用琵琶遮住半张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学意象,常用于描写女性的娇羞、美丽或神秘感。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说话或行为含蓄、不直接表达。
此外,“琵琶半遮面”也常被引用在影视作品、文学创作和网络文化中,成为一种具有诗意和画面感的表达方式。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 |
原文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原意 | 形容琵琶女出场时羞涩、含蓄的样子 |
后世引申义 | 描写女子美丽、含蓄、神秘;也可指人行为含蓄、不直接表达 |
现代使用 | 文学、影视、网络文化中常见,常用于营造诗意氛围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琵琶半遮面”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语境,它都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深意,持续影响着人们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