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文言文带期字

2025-09-19 08:11:16

问题描述:

文言文带期字,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08:11:16

文言文带期字】在文言文中,“期”是一个常见的字,其含义丰富,常用于表示时间、约定、期望等。根据不同的语境,“期”可以有多种解释和用法。本文将对文言文中带有“期”字的常见用法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文言文中“期”的常见含义及例句

用法 含义 例句 出处
1 期限、规定的时间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国策·齐策》
2 约定、约会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方正》
3 期望、希望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臣祷,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此处“期”未直接出现) 《出师表》(注:此为引申用法)
4 周年、一年 “期年而后,百姓安乐。” 《韩非子》
5 预期、预料 “期于必济。” 《左传》

二、总结

在文言文中,“期”字的使用较为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表示时间或期限:如“期年”、“期日”等,强调某一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

2. 表示约定或约会:如“与人期行”,表达一种人际间的承诺或约定。

3. 表示期望或愿望:如“期于成功”,表达对某种结果的期待。

4. 表示周期性的时间单位:如“期月”、“期岁”,用于描述较长的时间跨度。

这些用法不仅体现了“期”字在文言文中的灵活性,也反映了古代汉语中时间概念的丰富性。理解“期”字的不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语义和表达方式。

结语

文言文中“期”字的多义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学习古文的重要词汇之一。掌握其不同用法,不仅能提升文言阅读能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献的思想内涵。

以上就是【文言文带期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