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卖炭翁扩写

2025-09-17 22:36:25

问题描述:

卖炭翁扩写,蹲一个有缘人,求别让我等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22:36:25

卖炭翁扩写】《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翁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公。本文对这首诗进行扩写,以更详细地展现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情感表达。

一、

《卖炭翁》原诗共20句,讲述了卖炭翁在终南山中辛苦烧炭,只为换取生活所需,却在卖炭途中遭遇官吏强行夺炭、不给钱的悲惨遭遇。诗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扩写后的内容在保留原诗主旨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物的心理描写、环境渲染以及细节刻画,使故事更加丰满,情感更加深刻。同时,通过加入对话、动作等表现手法,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二、扩写内容结构表

原文诗句 扩写内容 表现手法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老人年近六旬,独自住在终南山脚下的茅屋中。每天天未亮就上山砍柴,烧炭,日复一日,只为维持生计。 环境描写 + 人物背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他的脸上布满灰尘,皮肤被炭火熏得发黑,手指粗糙,常年劳作,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外貌描写 + 细节刻画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他卖炭只是为了买米买菜,换点衣物,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心理描写 + 对话插入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冬天寒冷,他只穿一件破旧的棉袄,但为了炭能卖个好价,他希望天气再冷一些。 情感对比 + 心理活动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一夜大雪之后,他清晨便赶着炭车前往长安城卖炭,车轮在结冰的路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环境渲染 + 动作描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走到中午,牛累了,人也饿了,只能在城南的泥地上休息。 环境描写 + 动作描写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他拉了一车炭,重达千斤,却被官府的人强行抢走,他无法阻止。 对比描写 + 情节推进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官府只给了他半匹红纱和一丈绫,作为炭的价钱,完全不值。 社会讽刺 + 情节转折
愿得人间皆似我,却为何人苦一身? 他心里想着,如果人人都像他一样辛劳,那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苦难。 抒情结尾 + 主题升华

三、扩写后的主题分析

通过扩写,《卖炭翁》不仅展现了老翁的悲惨命运,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僚腐败、百姓苦难的社会现实。诗人通过对老翁生活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贪婪与无情。

四、写作建议(降低AI率)

1. 加入个人感受:在扩写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叙述者的主观感受或评论,如“看到这情景,我不禁感到一阵心酸”。

2. 使用口语化表达:避免过于书面化的语言,让文字更贴近真实生活。

3. 增加细节描写:如老翁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使人物更加立体。

4. 模仿人类写作习惯:避免重复句式,适当使用长句与短句结合,增强文章自然度。

五、总结

《卖炭翁》扩写不仅是对原诗内容的补充,更是对诗歌精神的延续与深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苦难与坚韧,从而引发对社会公平与人性关怀的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