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倚楼听风雨完整诗句

2025-09-16 15:37:15

问题描述:

倚楼听风雨完整诗句,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15:37:15

倚楼听风雨完整诗句】“倚楼听风雨”出自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原句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整首词通过不同人生阶段听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

以下是对“倚楼听风雨”这一意象及其相关诗句的总结与分析:

“倚楼听风雨”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达孤独、思乡、忧愁或对过往的追忆。它不仅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凭栏远望、聆听风雨的场景,还隐含着内心的情感波动与人生的沉浮。

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中,“倚楼听风雨”并非直接出现,但“听雨”这一主题贯穿全词,与“倚楼听风雨”的意境高度契合。该词以听雨为线索,展现了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心境:少年时的欢愉、壮年的漂泊、晚年的孤寂。这种情感层次分明的结构,使整首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表格:关于“倚楼听风雨”及《虞美人·听雨》的相关信息

项目 内容
诗句出处 宋代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
原文句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意象含义 表达孤独、思念、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等情感
词作结构 分为三段,分别描写少年、壮年、老年听雨的情境
主题思想 人生阶段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使用频率 在古典诗词中常见,常用于抒发个人情感
代表人物 蒋捷(南宋)
现代应用 多用于文学创作、影视作品、音乐歌词中,象征情感寄托

综上所述,“倚楼听风雨”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以上就是【倚楼听风雨完整诗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