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淮左名都原文注音和注释】《扬州慢》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沉郁的笔调描绘了扬州在战乱后的凄凉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深切感慨。以下为原文、注音及注释的整理总结。
一、原文与注音
| 词句 | 注音 | 拼音 | 
| 淮左名都 | huái zuǒ míng dōu | huái zhuǒ míng dū | 
| 竹西佳处 | zhú xī jiā chù | zhú xī jiā chù | 
| 解鞍少驻初程 | jiě ān shǎo zhù chū chéng | jiě ān shǎo zhù chū chéng | 
| 过春风十里 | guò chūn fēng shí lǐ | guò chūn fēng shí lǐ | 
| 尽荠麦青青 | jìn jì mài qīng qīng | jìn jì mài qīng qīng | 
| 自胡马窥江去后 | zì hú mǎ kuī jiāng qù hòu | zì hú mǎ kuī jiāng qù hòu | 
| 废池乔木 | fèi chí qiáo mù | fèi chí qiáo mù | 
| 犹厌言兵 | yóu yàn yán bīng | yóu yàn yán bīng | 
| 四十三年 | sì shí sān nián | sì shí sān nián | 
| 望中犹记 | wàng zhōng yóu jì | wàng zhōng yóu jì | 
| 烽火扬州路 | fēng huǒ yáng zhōu lù | fēng huǒ yáng zhōu lù | 
| 可堪回首 | kě kān huí shǒu | kě kān huí shǒu | 
| 佛狸祠下 | fó lí cí xià | fó lí cí xià | 
| 一片神鸦社鼓 | yī piàn shén yā shè gǔ | yī piàn shén yā shè gǔ | 
| 笑吟吟地向人 | xiào yín yín de xiàng rén | xiào yín yín de xiàng rén | 
| 二十四桥仍在 | èr shí sì qiáo réng zài | èr shí sì qiáo réng zài | 
| 波心荡冷月无声 | bō xīn dàng lěng yuè wú shēng | bō xīn dàng lěng yuè wú shēng | 
| 念桥边红药 | niàn qiáo biān hóng yào | niàn qiáo biān hóng yào | 
| 年年知为谁生 | nián nián zhī wèi shuí shēng | nián nián zhī wèi shuí shēng | 
二、注释说明
| 词语 | 注释 | 
| 淮左名都 | 指扬州,古时称扬州为“淮左名都”,意为淮水之东的著名城市。 | 
| 竹西佳处 | “竹西”指扬州城外的竹西亭,是风景优美的地方。 | 
| 解鞍少驻初程 | 意思是卸下马鞍,稍作停留,开始旅程。 | 
| 春风十里 | 形容扬州昔日繁华的景象。 | 
| 荠麦青青 | 荠菜和麦子茂盛生长,象征荒芜与衰败。 | 
| 胡马窥江 | 指金兵南侵,越过长江,对扬州构成威胁。 | 
| 废池乔木 | 池塘荒废,老树参天,表现战争后的破败景象。 | 
| 犹厌言兵 | 即使现在也不愿再提起战争,表达对战乱的反感。 | 
| 四十三年 | 指自1163年(宋孝宗隆兴元年)至1205年(淳熙十二年),共四十三年。 | 
| 烽火扬州路 | 指扬州一带曾多次发生战火。 | 
| 可堪回首 | 哪堪回首往事,表达对过去的沉重回忆。 | 
| 佛狸祠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此地为纪念他的庙宇。 | 
| 神鸦社鼓 | 指祭祀时的乌鸦和鼓声,反映民间信仰和习俗。 | 
| 笑吟吟地向人 | 形容一种无奈或讽刺的神情。 | 
| 二十四桥 | 扬州著名的二十四座桥梁之一,传说中杜牧诗中的景物。 | 
| 波心荡冷月无声 | 描写月光在水面荡漾,寂静无声,营造出孤寂氛围。 | 
| 念桥边红药 | 想起桥边盛开的红花,象征美好却无人欣赏。 | 
| 年年知为谁生 | 表达对美好事物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 | 
三、总结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姜夔以细腻笔触描写扬州战后萧条景象的一首词。通过“废池乔木”“荠麦青青”等意象,表现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现实的哀叹。词中不仅有对历史的反思,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南宋词坛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姜夔的创作背景或相关诗词对比,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以上就是【扬州慢淮左名都原文注音和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