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遣冯唐的典故】“何日遣冯唐”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是汉文帝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这句话背后蕴含着对贤才被重用的渴望,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中的用人之道。通过这一典故,后人常用来表达对朝廷能够任用贤能、革除旧弊的期盼。
一、典故背景
西汉初年,国家刚刚从战乱中恢复,百废待兴。汉文帝是一位以仁德著称的君主,他重视人才,但同时也面临用人上的局限性。冯唐是文帝时期一位直言敢谏的大臣,他曾多次劝谏文帝要重用贤才,尤其是那些有才能却未被重用的人。
有一次,文帝问冯唐:“如果我想要任命一个能干的人,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领,你认为谁能胜任?”冯唐回答说:“如今没有这样的人才,即使有,我也不能推荐。”文帝听了很不高兴,质问冯唐为何如此说话。冯唐解释道:“陛下虽然喜欢贤才,但在实际用人时却常常因顾虑而不敢重用,所以即使有人才,也无法施展。”
文帝听后深感惭愧,于是说:“好,我今天就派你去把魏尚请回来,让他再担任云中郡太守。”后来,文帝还曾感叹:“何日遣冯唐?”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再派冯唐去举荐贤才呢?”
二、典故含义
“何日遣冯唐”这句诗或语句,常用于表达以下几种含义:
1. 对贤才被重用的期盼:希望朝廷能像文帝一样,敢于启用有才能的人。
2. 对用人制度的批评:暗示现实中存在人才被埋没、不被重用的现象。
3. 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期望统治者能够像文帝那样明察秋毫,知人善任。
三、相关人物简介
人物 | 身份 | 简介 |
汉文帝 | 西汉皇帝 | 以仁德治国,重视人才,但用人上也有局限 |
冯唐 | 大臣、谏臣 | 直言敢谏,善于识人,曾劝谏文帝重用贤才 |
魏尚 | 将领 | 曾因战功被贬,后被冯唐举荐复职 |
四、现代引申意义
在现代社会,“何日遣冯唐”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常被用来比喻:
- 对社会公平和人才选拔机制的关注;
- 对政府或企业能否真正识别和重用人才的思考;
- 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常作为表达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意象。
五、总结
“何日遣冯唐”的典故不仅是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治理不仅在于制度的完善,更在于是否能够发现并重用真正有能力的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对贤才的呼唤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典故名称 | 何日遣冯唐的典故 |
出处 |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
主要人物 | 汉文帝、冯唐、魏尚 |
含义 | 对贤才被重用的期盼、对用人制度的反思 |
现代意义 | 社会公平、人才选拔、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文化影响 | 成为文学和政治话语中的常见意象 |
以上就是【何日遣冯唐的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