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正确版

2025-09-05 00:11:30

问题描述: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正确版,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5 00:11:30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正确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重要经典之一,内容简练、朗朗上口,涵盖了历史、文化、道德、礼仪等多个方面。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编排,便于儿童记忆和学习。本文将对《三字经》的全文进行整理,并附上简要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一、《三字经》全文(节选)

序号 内容
1 人之初,性本善。
2 性相近,习相远。
3 苟不教,性乃迁。
4 教之道,贵以专。
5 昔孟母,择邻处。
6 子不学,断机杼。
7 窦燕山,有义方。
8 教五子,名俱扬。
9 养不教,父之过。
10 教不严,师之惰。
11 子不学,非所宜。
12 幼不学,老何为?
13 玉不琢,不成器。
14 人不学,不知义。
15 为人子,方少时。
16 亲师友,习礼仪。
17 香九龄,能温席。
18 孝于亲,所当执。
19 融四岁,能让梨。
20 弟于长,宜先知。
21 首孝悌,次见闻。
22 知某数,识某文。
23 一而十,十而百。
24 百而千,千而万。
25 三才者,天地人。
26 三光者,日月星。
27 三纲者,君臣义。
28 父子亲,夫妇顺。
29 曰春夏,曰秋冬。
30 此四时,运不穷。

> 注:以上为《三字经》前30句的节选,完整版本包含更多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伦理等内容。

二、《三字经》注释(部分)

原文 注释
人之初,性本善。 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
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后天的习惯使人们变得不同。
苟不教,性乃迁。 如果不加以教育,人的本性就会改变。
教之道,贵以专。 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
昔孟母,择邻处。 古代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三次搬家。
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为了教育孩子,把织布的机杼剪断,表示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像断了的布一样没有用。
窦燕山,有义方。 窦燕山是一位有德行的父亲,教育子女很有方法。
教五子,名俱扬。 他教育五个儿子,都成名成家。
养不教,父之过。 养育孩子却不加以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教不严,师之惰。 教育不严格,是老师的懒惰。
子不学,非所宜。 孩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
幼不学,老何为? 小时候不学习,年老时还能做什么呢?
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人不学,不知义。 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母,冬天为父亲暖床。
孝于亲,所当执。 孝顺父母,是应当坚持的。
融四岁,能让梨。 孔融四岁时就知道谦让,把大的梨让给哥哥。
弟于长,宜先知。 对长辈要尊敬,这是应该知道的道理。
首孝悌,次见闻。 首先应学会孝顺和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
一而十,十而百。 数字从一到十,再到一百。
三才者,天地人。 天、地、人被称为“三才”。
三光者,日月星。 日、月、星称为“三光”。
三纲者,君臣义。 君臣之间要有道义。
父子亲,夫妇顺。 父子之间要亲爱,夫妻之间要和睦。
曰春夏,曰秋冬。 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这四个季节循环往复,永不停息。

三、总结

《三字经》作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孝道与礼仪的培养,以及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通过诵读和理解《三字经》,不仅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如需完整版《三字经》全文及详细注释,可参考权威古籍或现代校勘版本,以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以上就是【三字经全文及注释正确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