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的来历

2025-08-29 10:33:17

问题描述:

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的来历,这个怎么处理啊?求快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9 10:33:17

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的来历】《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其《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一、诗歌原文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创作背景与来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也常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两个黄鹂鸣翠柳》写于杜甫晚年寓居成都草堂期间。此时他生活相对安定,心境较为平和,因此诗中呈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此诗虽为绝句,但意境深远,画面感极强,体现了杜甫“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

三、诗句解析

句子 解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 描绘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成行飞向蓝天,展现天空的辽阔与自然的和谐。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从窗前望去,可见远处西岭积雪,象征着时间的长久与自然的壮丽。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前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暗示交通的繁忙与地域的广阔。

四、艺术特色

- 画面感强:通过视觉意象的组合,构建出一幅生动的春景图。

- 语言简练:全诗仅28字,却包含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

- 动静结合:既有黄鹂的鸣叫、白鹭的飞翔,也有静止的雪山与船只,形成动静相宜的艺术效果。

五、历史评价

后世文人对这首诗评价极高,认为它不仅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清代学者沈德潜曾评:“写景如画,语淡而意远。”

六、总结

《两个黄鹂鸣翠柳》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经典绝句,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诗名 《两个黄鹂鸣翠柳》
作者 杜甫
创作年代 唐代(具体年份不详)
体裁 七言绝句
出处 《绝句四首》之三
写作背景 晚年寓居成都草堂时,生活相对安定
主题 春日景色、自然之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艺术特点 画面感强、语言简练、动静结合
历史评价 后世高度评价,认为“写景如画,语淡而意远”

如需进一步了解杜甫的其他作品或诗歌赏析,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以上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的来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