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固体废弃物处理置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固体废弃物处理置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23:46:52

《固体废弃物处理置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课程设计的方式,使学生系统掌握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三、课程目标

1. 理解固体废弃物的来源、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掌握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热解等;

3. 能够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工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 序号 | 内容模块 | 学时 | 教学方式 |

|------|----------|------|----------|

| 1 | 固体废弃物的定义与分类 | 2 | 讲授 |

| 2 | 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与管理 | 2 | 讲授+案例分析 |

| 3 |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 2 | 讲授+模拟操作 |

| 4 |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 | 4 | 讲授+实验 |

| 5 | 填埋处理技术 | 4 | 讲授+设计任务 |

| 6 | 焚烧处理技术 | 4 | 讲授+设计任务 |

| 7 | 堆肥与资源化利用 | 4 | 讲授+设计任务 |

| 8 | 工程设计与方案优化 | 6 | 小组项目+汇报 |

| 9 | 课程总结与考核 | 2 | 总结+答辩 |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实践+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课堂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及小组项目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开展工程设计与方案比选,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六、考核方式

1. 平时作业(20%):包括课堂笔记、课后练习、实验报告等;

2. 课程设计成果(40%):包括设计方案、图纸、技术说明等;

3. 课程答辩(20%):由教师和同学共同参与评分;

4. 期末考试(20%):主要考察基本概念与技术原理的理解。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

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第三版),王洪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 李志宏,化学工业出版社;

3. 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等);

4. 国内外相关期刊论文及工程案例资料。

八、课程特色

本课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九、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

十、课程负责人

XXX 教授/讲师

联系方式:xxx@university.edu.cn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