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神农本草经原文及译文

2025-08-11 22:16:14

问题描述:

神农本草经原文及译文,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22:16:14

神农本草经原文及译文】《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相传为上古神农氏所撰,后由历代医家整理、增补而成。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药经验,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础,被誉为“中药学之祖”。全书共分为三卷,收录药物365种,按其药性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对应养生、治病和攻疾的不同功能。

一、《神农本草经》简介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虽托名神农,但实际是当时医家对前代医药知识的整理与归纳。书中不仅记载了各种药材的名称、性味、功效,还涉及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使用方法,内容详实,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

此书在历史上曾多次被修订与传抄,版本众多。现存最早的是唐代孙思邈所编的《千金方》中引用的部分内容,而宋代以后的版本则多为后人辑录整理。

二、《神农本草经》原文选读(部分)

上品

1. 人参

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2. 黄芪

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益气,强筋骨,利关节。

3. 甘草

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通九窍,利咽喉。

中品

1. 当归

味辛、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出汗,治妇人产后余痛,血闭,经水不调,破瘀血,生新血。

2. 茯苓

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3. 白术

味苦、甘,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大腹水肿,胀满,吐逆,疗五劳七伤,腰膝疼,强阴,益精,多子。

下品

1. 附子

味辛,热。主风寒湿痹,拘挛,膝痛,咳逆上气,破积聚,散坚结,逐寒湿,疗伤寒,温中,去脏腑沉寒,补不足,益精气。

2. 大黄

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3. 芒硝

味咸、苦,寒。主胃中热,消渴,伤寒,大热,腹中坚痛,痞满,瘀血,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

三、译文解析

以“人参”为例:

- 原文:“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 译文:人参味道甘甜,性质微寒。主要用于补益五脏,安定精神,稳定魂魄,缓解惊慌与心悸,驱除体内邪气,改善视力,增强智慧,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盈,延长寿命。

通过这样的翻译,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古文中的医学术语和药物功效。

四、《神农本草经》的价值与影响

《神农本草经》不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也对后世的药物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确立了药物分类的基本框架,推动了中医药体系的完善,并成为历代医家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典籍。

此外,该书在现代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传统中药的使用方法和功效仍沿用自《神农本草经》的记载。

五、结语

《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国医药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古代先贤对生命健康的深刻理解。尽管时代变迁,其核心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传承。通过阅读原文与译文,不仅能了解古代医学的智慧,也能更好地认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