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假期安全教案小班】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引导幼儿在假期中注意个人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防范能力。
二、活动准备:
- 端午节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 安全教育相关的绘本或动画片
- 小黑板、彩笔、手工材料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端午节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端午节的认识,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2. 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讲述屈原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节日的意义。
同时,结合图片或视频,展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节日氛围。
3. 安全教育(15分钟)
教师重点讲解端午节假期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
- 外出安全:提醒幼儿不要独自出门,家长要陪同;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注意红绿灯。
- 饮食安全: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吃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 防溺水安全:不到河边、池塘等危险水域玩耍,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
- 防火防电:不玩火、不接触插座、电器等危险物品。
- 防骗教育:遇到陌生人搭讪时要保持警惕,不轻信他人。
4. 情景模拟(10分钟)
教师设计几个简单的安全情景,如“有人想带你去玩”、“看到陌生人在门口”等,引导幼儿讨论应该如何应对,提升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
5. 手工活动(10分钟)
组织幼儿制作简易的端午节手工艺品,如纸制小粽子、艾草挂饰等,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节日的理解。
四、延伸活动建议: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包粽子,体验传统习俗。
- 布置一份“端午安全小任务”,如记录一天的作息时间,观察家中有哪些安全隐患,并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避免。
五、活动反思:
本次端午节假期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故事讲解、情景模拟和手工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知识。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实际案例,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温馨提示: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幼儿,内容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