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蝶恋花原文和翻译】在宋代词坛中,晏殊以其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典雅的语言打动人心。其中,《蝶恋花》是其代表作之一,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意,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时光与情感的独特感悟。
原文: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注:此为晏殊《蝶恋花》的常见版本,非唯一版本)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翻译与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秋日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槛菊愁烟兰泣露”,通过菊花与兰花在晨露中的凄凉景象,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则进一步以燕子成双成对地飞走,反衬出主人公的形单影只。
接下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一句,借明月之无情,写人间之离别之苦。月亮本应是温柔的象征,但在此处却被赋予了冷漠的特质,仿佛它不懂得人间的悲伤,只是静静地照着屋内的人。
下阕“昨夜西风凋碧树”描绘了秋风萧瑟、树叶凋零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表达了主人公登高远望、思绪万千的心情,透露出一种深深的迷茫与无奈。
最后两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则表现了主人公想要寄托思念却不知何去何从的惆怅。彩笺与尺素都是古代书信的代称,而“山长水阔”则形容距离遥远,情感无法传达。
总结:
晏殊的《蝶恋花》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与情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古典诗词的含蓄之美,又富有现代人情感共鸣的普遍性。无论是阅读还是欣赏,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淡淡哀愁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