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解】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其中,《经济基础》作为公共科目之一,一直是考生备考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回顾和总结本次考试内容,本文将对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的真题进行整理与解析,供参考学习。
一、考试概况
2018年的中级经济师考试在整体难度上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题目设计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能力的结合。《经济基础》科目涵盖了经济学、法律、会计、统计等多个领域,考查范围广,知识点繁多,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真题特点分析
从2018年《经济基础》的真题来看,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基础概念考查为主:题目大多围绕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展开,如供求关系、市场结构、宏观经济指标等,强调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 计算题比例适中:虽然涉及部分计算题,但总体难度不高,主要是对公式和原理的简单应用,如成本核算、税收计算等。
3. 案例分析题有所增加:部分题目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考察考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学以致用”的考试导向。
4. 法律相关题目增多:随着经济法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升,2018年的试卷中出现了更多关于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等内容的题目。
三、典型真题解析(节选)
以下为部分真题及其解析示例,供考生参考:
题目1:
下列哪一项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A. 国家财政政策
B. 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C. 企业生产决策
D. 失业率变化
答案:C
解析: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家庭、企业等,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表现,如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因此,企业生产决策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题目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多少日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 15日
B. 30日
C. 60日
D. 90日
答案:B
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备考建议
针对2018年《经济基础》的考试情况,以下几点备考建议可供参考:
- 夯实基础:重视教材内容,尤其是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做到理解透彻、记忆准确。
- 强化练习: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关注时事热点: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热点,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 合理规划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避免临时抱佛脚,确保各部分内容均衡掌握。
五、结语
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的真题不仅是一次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更是未来备考的重要参考。通过对真题的深入分析与总结,可以帮助考生更清晰地了解考试方向和重点,为今后的复习提供有力支持。希望每位考生都能从中受益,顺利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